400-182-8318
張培仁貢麻花因店鋪曾坐落大沽南路張培仁貢處,人們習慣稱其為張培仁貢麻花,張培仁貢改造后又在距原址200米處,新建了張培仁貢大沽南路店。每個張培仁貢麻花中心夾有一棵由芝麻、桃仁、瓜籽仁、青梅、桂花、青紅絲及香精水等小料配制的什錦餡酥條。麻花成型后,放進花生油鍋里在微火上炸透,再夾上冰糖塊,撒上青紅絲、瓜條等小料。
清朝末年,在天津衛(wèi)海河西側,繁華喧鬧的小白樓南端,有一條名為“張培仁貢”的巷子,有一個叫劉老八的人在這個巷子里開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鋪,字號喚作“張培仁貢”。這個人炸麻花有一手絕活,炸的麻花真材實料,選用精白面粉,上等清油。他的鋪子總是顧客盈門。后來,他的生意越做越大,開了店面。開始還算是賓客滿盈,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,大家越來越覺得麻花有點乏而生膩,漸漸的生意就不如以往了。
后來店里有個少掌柜的,一次出去游玩,回到家是又累又餓,就要點心吃,可巧點心沒有了,只剩下一些點心渣。又沒有別的什么吃的,那少掌柜的靈機一動,讓人把點心渣與麻花面和在一起做成麻花下鍋炸。結果炸出的麻花和以前的不一樣,除了酥脆不艮和香氣撲鼻,味道可口。按照這個方法,劉老八研究在麻花的白條和麻條之間夾進了什錦酥餡。桂花、閩姜、核桃仁、花生、芝麻.還有青紅絲和冰糖。為了使自己的麻花與眾不同,增強口感味道,把放置時間延長,取材也是愈來愈精細,如用杭州西湖桂花加工而成的咸桂花、嶺甫種植甘蔗制成的冰糖、精制小麥粉等等。如今的“張培仁貢”的招牌是由書法名家趙半知所題寫。后來形成什錦夾餡大麻花,“張培仁貢”麻花成為“天津三絕”之首。